8月25日-26日,黑龙江省加速康复外科医联体牡丹江站、佳木斯站巡讲先后在两地成功举行。至此,继大庆站和齐齐哈尔站之后,黑龙江省加速康复外科医联体首批四站巡讲全部完成。黑龙江省医师协会加速康复外科委员会主任委员、哈医大二院普通外科三病区(结直肠肿瘤及肛门病外科)主任迟强教授,黑龙江省医师协会加速康复外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哈医大二院麻醉科副主任张瑞芹教授先后在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和佳木斯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巡讲,两位专家分别从外科学和麻醉学角度为参会人员讲解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及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两所医院院领导、外科主任、麻醉科主任、护理部主任及临床营养学专家等加速康复外科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共有三百余人参会,聆听学习了加速康复理念最新的发展动态及在外科、麻醉领域的具体应用方法。

据哈医大二院普通外科三病区主任迟强教授介绍,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是术前、术中和术后一整套全新处理理念,其核心是减少创伤及应激,并且会更全面地重视微创理念。加速康复外科的作用在于减少对生理功能和内在平衡的干扰,仅是手术治疗过程的一部分,必须与患者的营养、体能和器官功能等相结合,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善的程序。
通过全面优化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治疗方法,加速康复外科不但能使更多患者受益,同时还能为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第一,节约医疗资源,减少医保开支;第二,增加床位使用率,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第三,合理有效分配医疗资源,患者在大医院观察时间缩短,可尽早出院或转入基层医院、社区医院进行康复休养;第四,减少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再入院的风险,住院费用降低。
佳木斯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主任王跃生谈到:“本次巡讲的内容对我们很有帮助,把具体操作的每个步骤分解地很细致。而且加速康复理念少疼痛、低风险、低费用且快速康复的优势是我们迫切需要的。”他说到,迟强教授和张瑞芹教授的讲座很“接地气”,充分考虑到了地方医院的实际情况,初步仅在全院部分科室中确定几个相对难度较低的病种进行实施,从而用这些逐渐成熟的科室带动其它科室逐步在全院推广,整个过程有策略,有步骤,具有很强的可行性。目前,佳木斯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肛肠外科与代谢外科已经较为熟练地开展了加速康复外科手术,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一步,医院计划将在骨外科开展相关技术。
为响应国家卫计委的分级诊疗要求,推进建立大医院带社区的服务模式和医疗、康复、护理有序衔接的服务体系,在黑龙江省更好的推广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和技术,使更多百姓受益,4月1日,黑龙江省医师协会加速康复外科委员会成立,迟强教授当选首任主任委员。同时,黑龙江省加速康复外科医联体成立,医联体以哈医大二院为核心医院,辐射到齐齐哈尔市第一院、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院和大庆油田总医院四个区域性中心医院,再以它们带动周边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及村医院。医联体的成立使大型综合医院探索实践的成功经验将更好的推广到基层医院中去,使得基层医院能够更充分的了解加速康复理念,并更有效的配合分流上级医院转诊患者的后期康复过程。
以点连线,以线成面。为了更好地推动黑龙江省加速康复外科发展,充分发挥医联体作用,将省内区域性中心医院形成网络,哈医大二院将加快推广步伐,下一步预计在明年年初陆续到黑河、鸡西和伊春等地进行第二批次的巡讲,同时,加强对来院进修的各区域中心医院业务骨干的培训。
据悉,2010年迟强主任成立了哈医大二院普外科三病房首个结直肠加速康复外科标准病房,率先开展了此项理念的临床使用,取得了显著效果,受到手术患者的高度好评。六年多的时间里,在迟强主任的不断推广下,哈医大二院的骨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小儿外科、耳鼻喉头颈外科等近十个科室也相继引入了加速康复理念,使科室的床位周转率有了明显的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