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思政 > 正文

党建思政

【庆祝建党95周年】征文

时间:2016-07-11 08:22:364  作者:佚名  点击:

定风波·哈医大人喜迎建党95周年

三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刘晓晨

定位重寻塑价值,

栋梁可用筑基石。

华诞喜逢歌盛世,

格致,

更迭万象近新知。

心系未来应有梦,

深省,

两学一做落于实。

笃守党章不忘本,

精准,

专攻术业作良师!

创意是水,温和力量

—庆祝哈医大校建校90周年

2014级护理研究生 巩丽艳

1926年9月,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在这片黑土地上孕育而生;1949年4月,随着共和国即将诞生,哈尔滨医科大学已等不及为培养医学人才而发展壮大;2016年5月,我身为在校学子,徜徉在您的胸怀,沐浴着您的春雨,迎接您将要到来的一个半甲子的岁月!

感谢我亲爱的哈尔滨医科大学,像水一样温润着我们每一个人。您这步履蹒跚却铿将有力走来的90年,温暖而有力量。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学生,普通中流露着不普通,是您让我有机会汲取营养,首先能使我成为一位可以为社会做出个人力量的合格公民。其次,在这绿瓦黄墙红柱的象牙塔里,我更能感受到这黑土所养育的医科大学特有的人文情怀。时光流动的人文情怀,时过境迁却一直不变的意境美恰似有轨迹的生命,像血液一样在每一位踏入过校门的学子体内汩汩流淌——缠绵、温和。

说起此刻对哈医大的印象要从我最初的感觉说起,我把求学比作观内、观外、观心的过程。就像盖碗,允许我把哈医大比作烟雨样的青花瓷盖碗,而我则是这盖碗里静静的茶水,盖碗以器载道、以心悟道、以茶释道,于是这里面的每一窝茶水便有了韵律,也就有了生命。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看似各居一隅,却在孕育情怀,一旦开盖,沁人心脾的芳香醉了旁边的品茶人。我哈医大就似这样的盖碗,孕育出这有生命轨迹的世间良品!春生、夏长、秋收、冬仓,这有情怀的地方从来不为展望未来而驻足,只用生命谱写关于情怀的乐章。春有百花秋有月,百花在春天积攒了所有的能量才会怒放,若是没有长时间的孕育哪能惊艳所有人的脸庞呢;秋天的圆月泛影波中,摇曳西东,那是看不厌的美景吸引眼球。夏有凉风冬有雪,夏天的凉风犹如久旱的甘霖,及时,恰好,依林逐风;冬天的皑皑白雪,晶莹剔透,心中深藏美好的爱情,在洁白的雪地踏出一串只有自己才能读懂的图画,岂不惬意,浪漫了时光……

百花、微风、圆月、白雪,最寻常不过的东西,在这里面就有创意,就蕴含温和的力量。这一切最后汇聚盖碗,积聚能量。在富有人文情怀的设计建筑、富有人文情怀的学术氛围、富有人文情怀的生活中,我们每一处细胞都感受着这个时代带给我们的惊喜和创意,如盖碗茶水般温润。能走到这个校园的每一个人都不缺理想,那么如果都能有接受哈医大赋予我们的情怀,岂不是蛟龙乘雷欲上天!众创的时代需要群体的力量,静静的水都希望能汇聚大海,如若不能,滋润干涸的喉咙、敏捷迟缓的思维、活跃智慧的大脑也好啊,好似这盖碗拿得起也能放得下。这便是想象力的时代!

漫步校园,不论哪个季节,从身边走过的同龄人眼中我都能看到只有这个校园独有的情怀——那就是盖碗情怀!能拿得起放得下,即便不能汇入大海也一样能有情怀,有温和力量的哈医大学子。感谢我身在这里的哈医大,培养了这么多有情怀的学子,医学让我刻骨铭心也让我富有情怀。在这个想象力的时代,管理成为标配,智能也成为标配,所有的想象力都能成为现实。于是,我们期待着,我们这么些富有情怀的医学生和这个富有情怀的哈医大在工业4.0改造完成之日,便是想象力称王之时。

我亲爱的哈医大,你有少春的温暖,你有夏的灿烂,你有秋的成熟,你有冬的严寒。正因为你什么都有,所以我把你比作拿得起放得下的盖碗,你从医学专门学校到医学院最后还是到医科大学,不论你换什么样的名称,不变的永远是情怀,能让我们逐渐变得完善,富有情怀,这便是我心目中的哈医大!最后,在90岁生日即将到来的日子,祝愿我亲爱的哈医大,紧跟时代的发展,培养富有人文情怀的学子,祝愿哈医大、祝愿每位学子前程似锦!祝愿敬爱的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遥知不知雪,为有暗香来

——纪念哈尔滨医科大学华诞90周年

药学院 马文超

韶光流转,盛事如约。在秋已至而叶微黄的九月,哈尔滨医科大学将迎来建校九十周年华诞。九十医大,医大九十,从学生到教师,你育我栋梁之材,我守你盛世荣华。

纵观历史,从我国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1926年创建的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于1938年改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至今,已整整九十年。九十年栉风沐雨,九十年披荆斩棘,医大的办学风格和特色已然鲜明。

九十年来,“赤诚爱国、自强创业”的精神得以传承;“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传统得以发扬;“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得以秉承。九十年的沉淀与积累,医大已然拥有了一笔无形而巨大的精神财富——“遥知不是雪,偏往;唯有暗香来,正是……”。医大吸引莘莘学子前来求学的魅力就在于此。

“多少繁华事,已付笑谈中”,这句箴言在每个医大人的耳边嗡然回响。我们的前辈筚路蓝缕,力是求行,为我们开拓了希望之路;我们的母校用她厚重的土地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医大人。我校首任校长伍连德博士在东北肺鼠疫大流行时,临危受命,深入疫区领导防治,被称为“国士无双”。他一手创办的医大如今真的成为了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医科院校。教育以其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医大注重学术,兼容并包的办学精神,无疑为中国大学教育注入了一股暖流,教师学子们心中所藏的也正是不变的铿锵努力,这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记得在2003年那个带着炎热气息的夏天,我作为新生加入了药学院,成为了医大的一份子,我学在医大,长在医大,梦也在医大。流金岁月,师恩教诲,同窗情谊,去日留香。枝叶扶苏的八期林,书香缱绻的图书馆,医大的每一个清晨与黄昏,都安定着我的生活,充实着我的生命。

医大陪伴了我的青葱岁月,我见证了医大的四季更迭,母校的点滴留在心间。2007年,我毕业留校,二次踏入校门,已为人师。古韩愈有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始终秉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价值取向,愿倾我一生,与医大共成长,为实现人才强国之梦而奋斗终生。

斗转星移,岁月沧桑,九十年的锲而不舍,九十年的上下求索,你的学子以大医精诚闻于中华,以大爱无疆名于华夏,以德才兼备誉满天下!他们对这个时代负责,为成为苍生大医而奋斗不止。九十年的风雨兼程,沉淀下丰富内涵;九十年艰难坎坷,书写出精彩华章;九十年上下求索,孕育出栋梁之材。万物速朽,但梦想永在,没有任何一个时代有如此之多的艰难,也没有任何一个时代,有如此之多的梦想。我们别无所依,唯有对梦想的追求,我们别无所长,唯有对期许的执着,代代医大人,共筑医大魂!

每一个脚步都映照着斗志昂扬的姿态;

每一个姿态都昭示着生生不息的奋斗;

每一个奋斗都构架成灿烂辉煌的未来。

最幸运的是,我青春正好,你风华正茂。植桂培兰不仰千种绿,栽桃育李尤钦万顷材,往事如歌,我们骄傲;未来如诗,我们向往。

医大,祝你生日快乐!

愿你永远年轻,愿你桃李满园,万代流芳!

悠悠九十载,浓浓医大情

——哈尔滨医科大学建校九十周年

药学院 姜大巍

九十年,栉风沐雨,薪火相传;九十年,春华秋实,脉流绵长。

你历经风雨,走过九十周年,你披荆斩棘,迎来九十华诞;时光荏苒,你的风采绚丽依旧,岁月如梭,你的辉煌铸就了医大学子的明天!

开始的意义就是走下去,你的一路拼搏向世人诠释了你对奋斗的执着。你是无数学子“白衣天使”梦想开始的地方。“政治坚定,作风优良”你的精神指引着学子前进的道路;“木直中绳,博学载医”你时刻提醒着作为一名医学生的毕生使命;“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你教会医者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我们必将你顽强拼搏的精神延续。

忆往昔,峥嵘岁月,风雨兼程,相守不忘。九十年的漫道,是一代代的医大人拼搏进取,甘于奉献的汗水铺就;九十年的征程,是一代代的医大人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精神写照;九十年的灿烂辉煌,定将注入你的骨髓,丰盈你别样的底蕴,这些都属于不一样的你——哈尔滨医科大学。

回眸眺望,校园往事像一片片泛黄的秋叶,铭刻着春夏时节的花开花落,记录着秋冬之际的硕果丰承。曾记否,1926年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在龙江大地上站稳脚跟,不断提高着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地区影响力;曾记否,哈尔滨医科大学在1938年改名,并与原兴山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组建后,声名鹊起,吸引着各地的学子前来求学。你以相当的发展规模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已经跻身于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前列,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高水平大学、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牵头单位,部委省共建大学。

无数的光环托起了哈医大的美好蓝天,是每一位学子在蓝天上自由翱翔。纵看今朝,蒸蒸日上的哈医大已经在国内医科大学中博得一席之位,并以建校九十周年为契机努力建设高水平大学,努力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高等医科学府。阳光普照九宇,微风吹过四门。时光的云蕾站在云端眺望着凡尘,我们在青葱的校园中找寻五色瓜果,在岁月吹落的花丛中捡拾色彩斑斓。花开一盛一季,成长一度一年。九十年的花开花落,九十年的风雨兼程。而今的哈医大已经褪去曾经的青涩,成长为坚忍不拔的铁汉。

这里的同窗之情:花底笙歌,绿芜墙绕

这里的师生情怀:梅花啧香,桃李春风

这里的校园生活:绿波旖旎,山茶流红。

这里的一切一切,自由肆意的涂然着空气,都幻化成美丽。

我们聆听你风雨中一路走来的艰辛,记住了你一句句殷切的叮咛,提醒自己拾起遗漏的点滴,是你让学子明白医学的神圣,是你教会学子做人的道理,更是你教会了学子怎样拥抱救死扶伤的明天,把一切烦恼和无奈都抛给昨天。

骄阳下,我们将用年轻的活力唤醒沉睡中的激情,我们愿为你延续这九十年来的辉煌。回眸之间,我们敬仰你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冲天豪气。从哈尔滨医学专业学校到哈尔滨医科大学,你似一个懵懂的少年经过千淘万漉后成熟。九十年的流岚岁月,九十年的风雨兼程,九十年铿锵的步履坚定不泄地追赶着时代的车轮。你立志弥坚,以一种昂扬奋进的姿态马不停蹄与时俱进,书写着只属于哈医人的精彩华章。

回眸往昔,春华秋实,润物无声。九十载风雨,是学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是学校拼搏进取、再创辉煌的新起点。这九十年是一幅画卷,有冷艳更有绚丽。这九十年是一条长河,有湍急也有缓流。这九十年是一首歌曲,有高亢也有低回。画卷刚刚开展,长河永远奔流,歌曲在掀高潮。

回眸往昔,风雨兼程,抚今追昔。伴着青春,走过崎岖,踏过泥泞。你坚强不屈,你高歌猛进。哈医科大学,这是一片智慧的沃土,一座攀登的人梯,一盏不灭的烛灯,一个灿烂的星际。九十璀璨,聚焦多少远眺的目光;九十雄视,生长无数奔放的诗行。

九十年前,你从希望中孕育。九十年后,你在辉煌中屹立。历史的车轮下,你历练出坚毅的臂膀。时代的变革中,你绽放出无限的光芒。你这里,是无数哈医学子梦想开始的地方,你这里,是无数哈医学子人生起航的地方。九十年来,你桃李满天下,在你九十华诞之时送上哈医人的祝福。悠悠九十载,浓浓医大情,我们定将你不朽的精神弘扬,用满腔的豪情讴歌建校九十周年的秋华硕果,用不懈的努力抒写哈医大崭新的篇章!

不忘昨日,续写百年辉煌

二院学生工作部 马玲娜

润物不觉一甲子,蓦然回望满芳华。转眼间,哈尔滨医大学就快要迎来它的九十岁生日了。哈医大,一个虽简单而抛弃浮华的名词,却塑造了无数的绚烂人生,它以近一个世纪的风霜,迎来另一个世纪的光明。我想每一位医大人,都应该有她关于这所学校的梦和记忆。

九十周年,似长,亦短,它像苦茗需要慢慢品尝。想象着再过若干年,当我们再次回眸,感受医大取得的辉煌的时刻。生命短暂,有人错过,有人失去,但也因为错过而争取,因为失而珍惜。也许就是因为它的转瞬即逝,我们会更加无怨无悔的倾情工作。走过了无怨无悔的青春岁月,让我们相信,在今后的路上,无论我们成就如何,哈医大永远是我们心灵的归宿。

医大人时刻将校训铭记在心: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用顽强的拼搏精神和信心,努力地改变着医大,使医大茁壮成长。八十余年,学校的环境有了质的飞跃。瘢痕累累的桌面、讲台、灰白色的老式教学楼,变成了现在的先进仪器和教学设备,舒适美观的教学大楼。几代人自强不息、励精图治,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办学实力逐步增强,发扬“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优良传统,培养和输送了各级各类优秀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科学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哈尔滨医科大学历经近九十年的发展建设,传承了伍连德博士“赤诚爱国、自强创业”的精神,发扬了中国工农红军卫校“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光荣传统,秉承“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具有相当的发展规模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已经跻身于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前列,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高水平大学。

大学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进步与创新。只有在继承中不断更新才能源远流长,以其特有的方式无形中转化为控制力、感染力和凝聚力,传承历史、把握方向、弘扬精神、荡涤灵魂。没有继承就谈不上发展,没有传承就谈不上创新。大学是开启智慧、追求真理、传播知识、弘扬文化的重要场所,承担着社会进步向前的重要使命。医学学科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学习系统的医学知识时,不但要知其然,还要探求其所以然,这就是传承;在知其所以然的基础上打破封闭框架,更新观念,培养批判性精神,不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去探索未知的可能性,这就叫做创新。哈医大历久弥新,在面临经济技术改革知识浪潮中,善于接受新知识、新方法、新信息;大胆发现问题和不足,将传承与创新有机结合,扬长避短,为医学科研、临床、教学服务,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医学诊疗水平,并努力使之成为技术产业成果,创造价值,推向世界。

《大学》开篇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木之所以挺拔,在于“精”。木出芽伊始,就不停汲取日月之精华,土壤的养分,天地的水分,可谓是择之一切所需的条件,供自身成长。而人的“精”不是精明狡猾,而是勤奋努力完整自己。“精”在于循序渐进,在于日积月累,在于锲而不舍。为了学生“木直”,哈医大一直以来不断培养有着科研和教学双重实力的优秀教师为学生授课,让学生们取之长,学之精。三尺讲台,不仅仅是那10厘米的高度,它所承载的更多的是对“木直”的殷切希望。如果医大学子是那些努力挺直的木,那医大的老师就是坚守的木棉,用树根将木紧紧环绕,用树叶为木避雨遮阳。木之所以高耸,在于“韧”。树苗成才之路,也许环境恶劣,风雨交加;也许蛀虫来袭,动摇内心。只要木有一颗坚韧的内心,不惧怕风雨,昂首挺胸,不沉迷诱惑,独善内心,那坚韧的树苗总会成为高耸的参天大树。医大为了能让广大学生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在学生的宿舍楼里都设立了自习室,并且建立了设施完备的图书馆,供学生们学习和阅读。“木直”的坚韧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社会常态,一种锤炼自我,认识自我的必经之路。在漫漫人生之中,医大教会我们以不亚松柏之坚韧顽强,不输鸿雁之冲天志向,不弱帝王将相之伟力,于崎岖不平之人生道路上奋起拼搏,于困顿茫然之旅途中昂然斗志,于艰难险峻之路径上决然抗争。如果医大学子是那些逐渐坚韧的木材,那医大就是温暖的阳光,拂照我们如乍暖还寒时风中的花瓣。

莘莘学子,校园是家,家是情丝和牵挂。为了家,我们应当去奉献,拥有家,我们应当万分珍惜。身为教职员工的我深切的体会到了这“家”的含义,并且承担起“家”的义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愿默默地奉献自己,服务学生,用自己的光去照亮同学们前进的道路,直至将自己燃尽。

奥涅格说过:“正如树枝和枝干连结在一起那样,脱离树干的树枝很快就会枯死。”我与医大这个“家”就有如树枝与树干,而作为一名普通平凡的青年教师,一名学生战线的教师,我有一个让我热血沸腾、不懈追求的梦想,从我来到哈医大的那一刻起,它就深深的植入了这片沃土之中。我一直以我是一名医大人而自豪。我也下定决心:哈医大,我愿为您夙夜在公勤勉工作;我愿为您风雨兼程奉献一生。

不知不觉哈医大已走过很长的一段路,喧闹声响被抛弃在望不见的彼岸,身后牵扯着一串长长的脚印,系着脚下,牵着昨天,连着下一个百年。作为一所即将迎来它九十岁的生日的大学,它像一个年轻人,前进的过程中充满着活力和激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动力发展着。在满载厚重与肃穆的医大校园中,在绿顶黄墙的古色古香间,它踏着温柔诗意与坚定的脚步,触发出医大近百年历史愈加蓬勃的生命活力。

新时代、新世纪,对于每个医大人来说都有新的意义,并不断的深化和丰富,但永恒不变的是她不断的提醒着医大人不忘母校的教诲与培养,不忘青春的奋斗与坚韧,在医学发展的进程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坚信,在全体师生和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哈医大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