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医大 > 正文

媒体医大

哈医大药学院白云龙博士回国工作 扬帆起航正当时

时间:2014-03-20 11:07:514  作者:刘百秋  点击:
    初识白云龙,给人的印象:阳光健康、言谈谦逊、严谨。“青年才俊”四个字顿时跃入脑海。是呀,不愧是我校培养的学生,也不愧是药理学大家杨宝峰院士慧眼识珠选定的人才。白云龙1997年以优异的成绩进入我校第一届基础医学七年制学习,2004年毕业。在基础医学七年制学生的培养上,学校倾注了极大地心血和努力。与其他两所医科大学一起在南开大学进行基础知识学习,白云龙就深知自己是哈医大人。为了不愧于哈医大人这一称号,他学习勤奋刻苦。为了不落后其它院校的学生,白云龙和同学们都比赛着学习。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功底铸就了他金色的起点,白云龙在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药理学家杨宝峰教授攻读博士时,得益于师承,能够扎实稳健的做好每一项实验,以十分优异的成绩博士毕业。
  2011年3月,白云龙被学校选派到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生理与药理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师从国际Ryr2受体功能研究著名教授Wayne chen博士,,Wayne chen博士所在的实验室2010年部分科研成果发表于Nature Medicine并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他所提出的Ryr2蛋白功能调控理论也是该领域多年来的研究热点。为了能学到最新的实验技术,在加拿大2年间,白云龙从未放松过自己过对自己的要求,仅到美国加州大学进行过2周的培训,其他时间都在实验室里度过,并承担了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参与建立应用实验技术3项,目前在投论文2篇。同事说他错过了很多风景,他说这没什么遗憾的,想要多掌握些实验技术,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加拿大是一个美丽的国度,而实验室里也有自己的精彩,要多学习一些创新的理念,回来服务自己的母校,回报母校的培养。
  去年2月28日,白云龙学成归国。时间还不到一个月,白云龙已经进入状态,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工作中。看到校园熟悉的一草一木,看到并肩拼搏的药理教研室的同事,看到实验室里尊敬的师长们的身影,白云龙真切的感受到自己回来了,回家了!他说,哈医大就是我的家,在药学院成立之前,药理教研室的实验条件还很艰苦,但其间充斥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却是他一生的财富。在简陋的实验室里,有那么多可尊可敬的师长和同学在认真的做着研究,做着实验,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着,从那时起,他就在内心默默的认定,自己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要成为真正的哈医大人。如今,当初的药理教研室已经在杨宝峰教授的带领下,成为拥有国内顶级专家、大批优秀中青年专家,在国内有一定学术地位的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白云龙更为自己曾经的努力和经历而倍觉自豪。
  功夫不负苦心人,白云龙在科研上已经取得了一些的成绩。在哈医大工作的几年间,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SCI收录12篇,累计影响因子64.08。承担课题6项,在研课题3项。参与完成的科研项目“心律失常防治分子机制研究”获2008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9年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其它项目获省市级科学技术奖3项,申请专利1项。.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2部。
  白云龙至今清楚地记得在进入药理学教研室工作时,杨宝峰导师第一次给大家开会时的情景。杨宝峰教授首先谈到的就是要如何诚恳做人,如何踏实做事。所以无论身在何处,他始终不忘恩师的教诲,勤奋、踏实的度过每一天。白云龙说,现在药学院学术氛围浓厚,设备优良,团队协作紧密,士气高涨。杨宝峰教授无论多忙,都会回到学院指导科研,关心师生在工作上的每一步成长。在药理教研室形成了良好的科研风气,每周例行的科研讨论和文献抄读、适时的课题指导,为项目的顺利进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扬帆起航正当时,学成归来的白云龙信心十足。他将和同志们在杨宝峰教授的领导下,乘着学校长足发展的东风,努力拼搏,扎实进取,力争为哈医大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