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医大 > 正文

媒体医大

【哈尔滨人大网】杨艳杰:构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绿色“防火墙”

时间:2017-02-06 08:57:344  作者: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  点击: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卫学院副院长 杨艳杰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的第二大类疾病,而我国将成为抑郁症发病率最高的国家。目前我国有严重精神疾病患者1600万人;有3000万17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受到情绪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困扰,他们中20%的学生有抑郁症状,其中4%的青少年为重度抑郁。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抑郁障碍具有高患病率、高自杀率、低治疗率等特点,其患病率逐年上升,且75%左右患者首发于青少年阶段,然而一半以上首发抑郁障碍患者未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影响了其预后和生活质量。因此,在中小学生中有效地开展青少年抑郁障碍的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如果为青少年学生首发抑郁障碍和心理易感者提供使用方便,效果可靠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将大大地降低中小学生抑郁症的发病率,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固一个绿色的“防火墙”。本提案建议对抑郁症状评估和干预方案时间要短,在30分钟左右,干预4次,每次1小时;要见效快,对一般的抑郁情绪干预2次就要有明显的效果。
  首先,要为中小学生抑郁症状进行早期识别。青少年抑郁障碍早期识别是心理干预的基础和前提,及时而正确的诊断能够使心理干预有的放矢。此部分主要是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进行早期识别和诊断,对于青少年抑郁障碍诊断操作简单而有效地的方法无疑是通过心理评定量表的使用。该项目通过培训相关人员,掌握最常用、最简单的评定方法,使其学会青少年抑郁障碍评估量表的使用和评估内容的解释。
  本提案建议采用的青少年抑郁心理评定量表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即评估抑郁情绪为主的情绪症状评定量表,主要用于青少年抑郁障碍的早期筛查。主要包括儿童青少年抑郁量表等量表。另外就是评定青少年抑郁易感因素相关量表,主要包括抑郁体验问卷、社交性应激反应问卷等量表。
  其次,对中小学生抑郁症状同学实施个体与团体相结合的心理干预方案。对有抑郁症状的中小学生,开展个体心理干预和团体干预。个体心理干预主要按照认知治疗方法进行:即针对青少年不同的心理特征和面临的困难,帮助其建立正确的认知方法,采用认知调节--行为训练--情绪表达训练的方法,让青少年理解认知-行为-情绪三者之间的关系、情绪障碍理论,认识到每个人都会出现认知歪曲,这些消极性的认知方式是导致其情绪低落、悲观、抑郁、焦虑、无望感和痛苦的原因。紧紧围绕理性情绪行为疗法来治疗青少年的抑郁情绪。重点采用合理情绪疗法(ABC))、行为训练、放松训练等。团体干预主要是针对那些有共同情绪问题的学生,设计并实施认知应对训练的团体辅导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积极、合理的思维和信念应对日常生活中的负性生活事件,丰富学生的社会支持资源,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自信水平,以缓解、改善青少年抑郁情绪、提高其心理生活质量。设计的团体活动采用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方式,动态的形式有微笑握手、信任圈、哑口无言、盲行、晋级、手指的力量、放松训练、突出重围等等活动;语言形式有:自我介绍、优点轰炸、我是谁,生命线、价值拍卖等等,活动后的交流分享来帮助团体成员成长。静态的讨论主要是设定与每次主题相关的一些案例,让每个成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交流,彼此沟通,达成共识,从他人身上领悟自身的问题,从他人的意见中得到启发,再配合以认知行为技术,这样有利于改善自己的心理与行为,并扩展到现实社会生活中去。
  再次,对中小学生抑郁症状同学实施教育与治疗相结合的干预方案。在开展心理治疗的同时,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将教育与治疗进行有机结合,从而突出干预的效果。
  我们真切地希望在政府的倡导下,有更多的心理教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及相关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长去关心青少年的心理成长,让青少年在中小学这样一个人生的关键时期,走出心理困惑,赶走情绪阴霾,勇敢地接受社会的挑战,对各种挫折能坦然地面对,应对自如,在学校健康成长,真正成为有文化、有理想、身心健康的祖国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