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建校九十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名师讲坛(五)在校部主楼三楼报告厅如期举行。在研究生学院、基础医学院和公共卫生学院联合组织下,邀请到了长江学者、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张辰宇教授和长江学者、北京大学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周晓林教授。
两位知名专家就各自研究领域和取得的重大进展做了详细阐述,并与研究生和在座教师们做了良好的互动,为广大师生科学研究提供了崭新思路。报告会开场由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李永泉主持。接下来两个讲座分别由基础医学院凌虹教授和公共卫生学院杨艳杰教授主持。
张晨宇教授在题为《分泌microRNA的应用及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机制研究》的报告中,介绍了microRNA的相关知识,并讲解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接下来介绍了其课题组在人类血清中发现了细胞外miRNA,并证明其可以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新型疾病标志物,用于肿瘤等疾病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及疗效判定等方面开创性的发现过程。另外张教授对其团队发现食物中的植物miRNA可以通过食物摄取的途径进入动物的血液循环和组织器官,通过调控动物体内靶基因表达的方式影响生理功能等颠覆性研究做了细致的讲解。最后简要概述了以外泌体为载体的miRNA递送系统在临床治疗研究中的应用前景。报告过后,张教授一一解答了师生们提出的相关问题。
周晓林教授题为《意图理解对社会情绪和行为的影响》的报告,首先简单讲解了恋爱与基因的关系,并希望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加入到他的心理学研究中来。之后周教授在正式的报告中,着重讲解了人的主观意图对他人情绪及行为的影响,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向我们展示了有意图及无意图行为对于他人负面情绪影响上的差异,深入探讨了此种负面情绪与其相应脑区的关系,从而精彩的向我们呈现了心理学并不是简单的纸笔研究,而是同其他学科一样,可以进行更为有意义及深度的研究。报告使我们对周晓林教授的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也让我们对心理学有了新的了解及认识。最后,周教授对与会师生兴趣所至的提问逐一进行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