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课题名称 |
经费额度 |
承担人 |
职称 |
承担人单位 |
课题起止时间 |
1 |
LncRNA 4930473A02Rik通过靶向mir-301b调节心肌肥厚 |
4.8 |
陈云平 |
讲师 |
大庆校区 |
2017.6-2019.6 |
2 |
MSD型呋喃香素与DNA体外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
4.8 |
何法 |
讲师 |
大庆校区 |
2017.6-2019.6 |
3 |
神经肽Y通过miR-30a/CAMKKβ介导的自噬信号通路调 控心肌肥厚 |
4.8 |
黄伟 |
讲师 |
大庆校区 |
2017.6-2019.6 |
4 |
P2X4R通过促炎调节肺动脉高压血管平滑肌结构重构的机制研究 |
4.8 |
夏青青 |
讲师 |
大庆校区 |
2017.6-2019.6 |
5 |
腰椎间盘突出症危险因素模型构建及恢复期患者支持性干预模式研究 |
4.8 |
叶青芳 |
讲师 |
大庆校区 |
2017.6-2019.6 |
6 |
多癌症中DNA甲基化调控的lncRNA的模式分析 |
4.8 |
张春龙 |
讲师 |
大庆校区 |
2017.6-2019.6 |
7 |
丹皮酚调控缺氧性肺动脉血管重构的作用机制 |
4.8 |
张立新 |
讲师 |
大庆校区 |
2017.6-2019.6 |
8 |
基于GLUT1靶点研究脂质体表面糖分子结构对糖尿病肾脏细胞摄取的影响 |
4.8 |
张长梅 |
讲师 |
大庆校区 |
2017.6-2019.6 |
9 |
长链非编码RNA-MALAT1通过调节microRNAs参与缺氧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
4.8 |
郑晓东 |
讲师 |
大庆校区 |
2017.6-2019.6 |
10 |
氟铝联合中毒对大鼠脑组织中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
4.8 |
郦芒 |
讲师 |
地病中心 |
2017.6-2019.6 |
11 |
PGC-1/ ERRs在砷致神经系统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
4.8 |
刘晓娜 |
讲师 |
地病中心 |
2017.6-2019.6 |
12 |
痕量氟化物快速测定方法研究 |
4.8 |
王伟 |
讲师 |
地病中心 |
2017.6-2019.6 |
13 |
氟暴露影响胚胎期斑马鱼骨骼发育的机制研究 |
4.8 |
赵巧湜 |
讲师 |
地病中心 |
2017.6-2019.6 |
14 |
microRNA-34a在游离脂肪酸诱导的肝脏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4.8 |
初霞 |
讲师 |
公共卫生学院 |
2017.6-2019.6 |
15 |
基于稀疏重叠lasso算法的多组学数据有效特征筛选及预测模型研究 |
4.8 |
侯艳 |
讲师 |
公共卫生学院 |
2017.6-2019.6 |
16 |
长链非编码RNA参与调节硬脂酸诱导的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 |
4.8 |
路慧敏 |
讲师 |
公共卫生学院 |
2017.6-2019.6 |
17 |
Notch信号通路相关circRNAs与抑郁症的关联研究 |
4.8 |
马靖松 |
讲师 |
公共卫生学院 |
2017.6-2019.6 |
18 |
血清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癌生物标志物研究 |
4.8 |
任喜运 |
讲师 |
公共卫生学院 |
2017.6-2019.6 |
19 |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大脑静息态功能连接研究 |
4.8 |
王佳 |
讲师 |
公共卫生学院 |
2017.6-2019.6 |
20 |
CREB结合蛋白与抑郁症关联的表观遗传学研究 |
4.8 |
王琳 |
讲师 |
公共卫生学院 |
2017.6-2019.6 |
30 |
Sphk1在丙烯酰胺致神经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4.8 |
王声远 |
讲师 |
公共卫生学院 |
2017.6-2019.6 |
31 |
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蛋白质组学数据特征筛选研究 |
4.8 |
王玉鹏 |
讲师 |
公共卫生学院 |
2017.6-2019.6 |
32 |
内源性大麻素受体在躯体症状障碍伴随抑郁症的作用机制研究 |
4.8 |
赵尔樱 |
讲师 |
公共卫生学院 |
2017.6-2019.6 |
33 |
B组柯萨奇病毒经外泌体在心肌组成细胞间传递 |
4.8 |
陈阳 |
讲师 |
基础医学院 |
2017.6-2019.6 |
34 |
急性心肌梗死中环状RNA的表达及法医学意义 |
4.8 |
高铁磊 |
讲师 |
基础医学院 |
2017.6-2019.6 |
35 |
miR-466l调控S1PR2和H1R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过敏性休克中的作用 |
4.8 |
候春梅 |
讲师 |
基础医学院 |
2017.6-2019.6 |
36 |
miR-122对APOBEC2的靶向作用及其对肝癌细胞生长影响的研究 |
4.8 |
李爱梅 |
讲师 |
基础医学院 |
2017.6-2019.6 |
37 |
低强度超声联合卡铂治疗hamster原位舌癌的临床前研究 |
4.8 |
李海霞 |
讲师 |
基础医学院 |
2017.6-2019.6 |
38 |
心脏成纤维细胞向可诱导型心脏祖细胞转化的机制研究 |
4.8 |
李小雪 |
讲师 |
基础医学院 |
2017.6-2019.6 |
39 |
骨髓衍生细胞参与形成结肠癌新生淋巴管的研究 |
4.8 |
李鑫磊 |
讲师 |
基础医学院 |
2017.6-2019.6 |
40 |
胆汁酸膜受体TGR5调控巨噬细胞功能的分子机制研究 |
4.8 |
刘海亮 |
讲师 |
基础医学院 |
2017.6-2019.6 |
41 |
EGCG抑制乳腺癌淋巴道转移的作用及机制 |
4.8 |
齐秀英 |
讲师 |
基础医学院 |
2017.6-2019.6 |
42 |
内含子miRNA调节动脉粥样硬化中细胞衰老作用研究 |
4.8 |
乔瑜 |
讲师 |
基础医学院 |
2017.6-2019.6 |
43 |
年轻血液对阿尔茨海默病胆碱能神经环路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4.8 |
孙亮 |
讲师 |
基础医学院 |
2017.6-2019.6 |
44 |
免疫相关GTP酶IRGM调控人黑色素瘤恶性进展的分子机制研究 |
4.8 |
田琳璐 |
讲师 |
基础医学院 |
2017.6-2019.6 |
45 |
Nrf2-ARE通路在卵巢衰老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 |
4.8 |
王娇 |
讲师 |
基础医学院 |
2017.6-2019.6 |
46 |
外泌体介导B组3型柯萨奇病毒对靶器官损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
4.8 |
王瑞雪 |
讲师 |
基础医学院 |
2017.6-2019.6 |
47 |
Cdk5rap2缺失促细胞衰老的机制研究 |
4.8 |
王曦迪 |
讲师 |
基础医学院 |
2017.6-2019.6 |
48 |
MeCP2在小鼠核移植胚胎发育中的作用 |
4.8 |
王振东 |
讲师 |
基础医学院 |
2017.6-2019.6 |
49 |
自身抗体1G3调控DDX5对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 |
4.8 |
吴静 |
讲师 |
基础医学院 |
2017.6-2019.6 |
50 |
RPL22L1与转移性结直肠癌EGFR靶向治疗不良预后的关系及抗药作用机制研究 |
4.8 |
吴楠 |
讲师 |
基础医学院 |
2017.6-2019.6 |
51 |
Lin28B-ARID3A-AURKA轴在结肠癌发生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
4.8 |
闫美斯 |
讲师 |
基础医学院 |
2017.6-2019.6 |
52 |
Lin28B对结肠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的研究 |
4.8 |
杨薇薇 |
讲师 |
基础医学院 |
2017.6-2019.6 |
53 |
转录调控蛋白MtsR通过CcpA影响A组链球菌毒力的研究 |
4.8 |
张晓兰 |
讲师 |
基础医学院 |
2017.6-2019.6 |
54 |
基于癌症和重编程高通量数据挖掘乳腺癌发病基因 |
4.8 |
段炼 |
讲师 |
生物信息 |
2017.6-2019.6 |
55 |
整合人类代谢网络和基因组信息的缺血性心肌病生物标志物识别方法研究 |
4.8 |
李琬 |
讲师 |
生物信息 |
2017.6-2019.6 |
56 |
基于单细胞RNA-seq数据揭示lncRNAs在异质性肿瘤中的转录模式与作用机制 |
4.8 |
庞林 |
讲师 |
生物信息 |
2017.6-2019.6 |
57 |
肿瘤治疗方案多决策节点的个体化多级预后预测标志识别策略 |
4.8 |
戚丽霜 |
讲师 |
生物信息 |
2017.6-2019.6 |
58 |
基于GWAS的多发性硬化相关风险因子识别及其发病机制研究 |
4.8 |
尚振伟 |
讲师 |
生物信息 |
2017.6-2019.6 |
59 |
融合RNA结构组解析LncRNA介导的转录协同调控 |
4.8 |
王宏 |
讲师 |
生物信息 |
2017.6-2019.6 |
60 |
识别遗传变异驱动的乳腺癌亚型特异lncRNA失调子通路crosstalk模式 |
4.8 |
王理 |
讲师 |
生物信息 |
2017.6-201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