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研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成果 >> 正文

季勇教授首次揭示了SLC44A2在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及主动脉瘤中的关键作用和分子机制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30日来源: 作者:

6月25日,我校寒地心血管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季勇教授团队首次揭示了SLC44A2(溶质载体家族44成员2)在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及主动脉瘤中的关键作用和分子机制;同时,发现了药物来那度胺可调节SLC44A2的表达从而在主动脉瘤中发挥保护作用。研究论文《SLC44A2 regulates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phenotypic switching and aortic aneurysm》发表在《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IF=13.3)。

主动脉瘤/夹层是一类大血管病变,致死致残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蛋白质巯基亚硝基化修饰(S-nitrosylation,SNO)是一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是指NO与蛋白质半胱氨酸的自由巯基(-SH)相互作用生成亚硝基硫醇(-SNO)。SNO修饰会影响蛋白质的定位,性质,功能以及蛋白质间的互作等。

季勇教授团队从临床样本出发,发现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病变的血管组织及外周血单核细胞中Septin2的巯基亚硝基化修饰水平明显增加。随后在动物水平和细胞水平上明确了巨噬细胞中Septin2的SNO修饰在主动脉瘤/夹层中的关键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证实:在病理因素的刺激下,巨噬细胞产生大量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催化产生大量NO, 诱导Septin2的第111半胱氨酸位点发生SNO修饰,进而影响下游的TIAM1/RAC1/NF-kB信号通路,促进巨噬细胞介导的血管炎症反应及主动脉瘤/夹层的发生。在此基础上,团队发现靶向于该通路的化合物NSC23766和R-酮咯酸在主动脉瘤/夹层的防治中发挥了有效作用。

季勇教授和南京医科大学谢利平教授、南京市鼓楼医院王东进教授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张艳副教授、药学院张昊博士及赵爽副教授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该工作还得到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韩艺教授、王连生教授,南京市鼓楼医院周庆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于波教授、张志仁教授,南京医科大学顾爱华教授、陈峰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王秀杰教授、刘鑫老师的支持和帮助。该项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CIRCULATIONAHA.123.066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