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0日上午,2021年度全国饮茶型地氟病防治研讨会在线上召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地氟病防治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综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省疾控预防控制中心、西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新疆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有关地(市、州)、县(区、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饮茶型地氟病防治的主管领导、业务人员共15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由地病中心地氟病防治研究所赵丽军副所长主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孙殿军主任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孙殿军主任在讲话中指出,在饮茶型地氟病病区低氟砖茶防治措施迄今仍未有效落实,饮茶型地氟病仍是目前地方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经过近3年的现况调查,现阶段全国饮茶型地氟病流行范围和重点病区已经基本明确。除了规范地开展监测工作,推广应用低氟砖茶、氟骨症病人的调查、氟骨症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均是饮茶型地氟病防治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他还介绍了国家标准《砖茶含氟量》的修订情况和地病中心2021年度现场调研工作开展情况。最后,他肯定了各病区省份各级防治人员为我国饮茶型地氟病的防控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在会议报告环节,内蒙古自治区综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常子丽、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柏淑英、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张强、新疆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段依敏、宁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陈阿丽、西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赵生成、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杨小静等7位饮茶型地氟病防治工作负责人分别介绍了本省区2021年度饮茶型地氟病监测及相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地病中心地氟病防治研究所赵丽军副所长重点强调了全国饮茶型地氟病监测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包括监测点选取、成人日均茶氟摄入量计算和氟骨症调查的规范性等。
在会议讨论环节,各省份代表积极发言。其中,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杨小静所长提出,目前省级部门间信息共享存在一定问题,希望从国家层面建立关于低氟砖茶推广普及的部门间沟通和信息利用机制;认为短期内可以采用政府补贴的方式在病区投放低氟砖茶,但加强市场监管是保证砖茶质量、防治饮茶型地氟病的长期发展道路。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孟献亚主任医师建议,在推广普及低氟砖茶方面,应加强国家的顶层设计,省级相关部门在执行起来会更有据可依;加强医防融合的国家顶层设计,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氟骨症病人的诊断和治疗;进一步扩大国家级的培训范围,让县级基层防治人员有机会参加全国性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积极性。西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赵生成所长再一次提出,西藏饮茶型地氟病广泛流行,但防治技术力量薄弱,希望得到地病中心和其他病区省份的支援。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夏荣香副主任医师提出,应在全部具有饮茶习惯的县开展监测,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全民健康保障信息系统地方病模块的功能。
最后,地病中心业务处处长、地氟病防治研究所所长高彦辉教授做了总结性发言。他再一次强调,饮茶型地氟病是今后一段时期地方病防治工作的重点,饮茶型地氟病涉及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人口地区,其防控的重要性和困难性凸显,国家和各省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都在积极推动饮茶型地氟病的防控工作,卫生健康部门和疾控部门更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把本职工作做好、做扎实,同时要及时总结发表,以提高我们工作成果的影响力。他强调地方病精准防控的要求,希望各省对辖区内的饮茶型地氟病病区做进一步的梳理,明确哪些是历史病区,哪些是现在仍流行的病区,结合自己省区的实际情况,安排好防治资源,规范地开展监测和调查工作,能够给相关部门落实低氟砖茶防治措施提供详实的科学依据。他同时表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也一直在与相关部门沟通,推动饮茶型地氟病防治新措施的出台和落实。
通过本次研讨会,各省份相互了解了监测工作进展,交流了防治经验,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进一步明确了精准防治饮茶型地氟病的要求。会议达到了既定目标,圆满结束。
作者:赵丽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