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过去一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提出了新的一年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地病中心师生通过电视、网络和新媒体等多种方式关注两会动态、学习两会精神。师生们纷纷结合工作、学习和生活实际,畅谈感想体会。
地病中心地氟病防治研究所魏玮研究员:在今年的“两会”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们聚焦“生命”“生产”和“民生”,关注“三农”、“双减”、“就业”、“立法”、“防疫”、“国际关系”等热点问题,切实地反映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全球疫情冲击、历史进程风云激荡的2022年里,要深入认识国家和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在工作当中将个人发展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肩负起使命感、责任感,在时代的洪流中为祖国和人民作出切实的贡献。
地病中心克山病防治研究所李丹丹副研究员:今年召开的两会,是具有特殊意义的继往开来的两会。过去的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节点,我国在消除贫困方面的工作上取得了重要成果。做好地方病消除工作,防治与消除地方病事关脱贫攻坚与人民健康。2022年我要继续不断学习,提高工作水平和能力,发挥学科优势,一方面在科研工作方面不断创新,聚焦地方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现实问题,积极提供智力支持和学术成果。另一方面,作为地方病防治工作人员,将继续从我的专业角度出发为我国继续巩固脱贫成果助力。
地病中心大骨节病防治研究所崔丝露助理研究员: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有力推动和保障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我们在工作中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凭信仰铸就幸福之魂,用道德浇注幸福之根,由智慧引领幸福之巅,砥砺奋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地病中心碘缺乏病防治研究所吕春鹏助理研究员:2021年,我们看到的中国,是一个矢志不渝、意气风发、一起向未来的中国。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发展目标不仅让我们看到奋斗路上没有暂缓,更让我们看到新蓝图的信心和底气,新征程的致广大而尽精微。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同时也是未来教育行业中的一份子,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升自我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坚定不移求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专注于自己的科研事业。
地病中心博士研究生刘岚春:在过去的2021年,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2022年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也将迎来党的二十大这一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在新的关键节点举行的全国两会,立足百年党史新起点、着眼新时代十年新跨越、展望开创未来新局面,任务重大,意义非凡。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非常荣幸能够看到祖国繁荣富强这一伟大盛世。
撰稿:郭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