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二维码
医疗健康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医疗健康> 正文

“男”丁格尔在防疫特殊时期的坚守、传承与成长

发布时间:2022-05-13 16:28:32 作者:徐旭 刘菊 阅读次数:

如今,男护士正成为哈医大一院护理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用专业、细心、耐心,诠释着医者使命。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听哈医大一院五位男护士讲述临床一线的故事。

治病救人、立德树人,培养出多位“后浪”

黄求进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副主任护师。2007年,他从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后,便来到了医院工作,并先后轮转多个临床一线科室。

“从业后我就一直很忙碌,早来晚走成了习惯。多年来的历练与成长,我定岗到护理部,之后工作就更加忙碌了,家人都开玩笑说家里有啥事都指不上我。”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后,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作为黑龙江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共四次启动,黄求进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投身到疫情防控的最前线,除了紧张繁忙的临床护理工作外,统筹安排各个医疗队护理工作,督导护理工作质量,制定各项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整理发放防护物资和生活物资。他经常忙到吃不上饭,每天工作到深夜,两年的春节,他都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

护理部是医院护理工作的指挥中心,护理部的工作管理水平,对全院各项护理工作的开展和护理质量的控制起至关重要作用,工作内容多、要求高,所以黄求进将更多时间都给了工作。

作为教学医院的护理管理者,在做好护理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要做好教学工作。自2010年起担任哈尔滨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兼职教师以来,他一直承担多轨道的教学任务,协助教研室主任进行教学管理工作。“我带教过的很多机动岗护士和学生,现在都能独当一面守护健康。治病救人很幸福,立德树人则会很有成就感。”

坚守急诊岗位,在为生命值守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张鸿翔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岗院区急诊室护士长,从业9年的他,从穿上白服后,便一直坚守在急诊科前沿阵地。

急诊是医院的第一道关口,来到这里的无一不是急、危、重症。所以急诊岗位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很高,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技能,随时看到患者所需,为他们解忧。

“我们会主动帮患者指引到检查科室、帮家属操作机器取报告、看到患者在等待辅助检查结果时,我们也会提供软枕、热水等,并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为他们解答健康知识。”张鸿翔自觉有体力优势,每到将患者从急救推车转运到医院的床上时,他都会主动承担搬运工作。尤其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目前就诊患者允许一位陪护,有时家属一个人忙不过来时,男护士便会帮患者翻身、换床等。

张鸿翔从刚入职时跟在前辈身后学习救人,到现在自己可以独当一面,他学会了很多,在工作中飞速成长,并在其中找到了自我价值感。他表示,急诊岗位全年无休,还需要争分夺秒,但他会一直坚守这个岗位,为生命值守。

一条路他走了19年,只为看到浑身插满管没有意识的患者平安出院

罗洋是哈医大一院康复科护士长,2003年,他来到医院工作。次年,医院康复科成立,他便留在了这里。

康复科主要负责为肢体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近年来,医院康复科介入了早期重症康复治疗,在ICU脱离呼吸机、病情平稳的患者,都可以直接转入康复科治疗。科室护士的职责除了常规护理工作,还要为重症患者进行气道护理、翻身、扣背、吸痰等工作。

罗洋介绍,因为有一些重症患者是没有意识的,其中一部分体重较大,对于女性护理工作者来说为他们翻身确实是一项挑战。他作为护士长,又是男生,便在完成自己重患护理工作后,主动去协助同事们。

“我们科室接收患者病种多、年龄差距大,最年长的患者85岁,最年轻的才20多岁。所以要求我们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且要细心关注患者健康指标,病情出现变化要随时抢救。”罗洋说,他在康复科已经19年了,看到昏迷患者来时浑身插满各种管路仪器,到他意识清醒,可以和家人平安回家时,那一刻他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这也是他一直坚持的动力。

24小时随叫随到的提灯“男神”特别暖,更多的工作是安抚患者

“我是哈医大一院南岗院区门诊急诊手术室护士长,除了为患者进行处置,有时我们更多需要面对患者,安抚他们的情绪。”丁庆彬作为护龄18年的护理工作者,他有着丰富的护理经验,这也让他在术中可以更加默契地与医生配合。

手术室工作很考验体力,丁庆彬曾轮转到脑外科,一场手术可能超过10个小时。“来到门急诊手术室工作后,处理更多的是一些外伤患者,这类患者有个特点,就是没有时间规律,有时一晚上能接诊10余例。手机都是24小时不关机的,完成白班工作回家休息时,又立刻赶回医院处置患者的情况特别常见。”丁庆彬介绍,随着疫情形势变化,大家还可能随时支援到核酸检测、方舱实验室等。

作为提灯“男神”,丁庆彬也是个暖男。“与其他手术室不同的是,门急诊手术室常需要直接面对患者及家属。每次手术室门开关,都会有很多家属围过来询问家人的消息。我们很理解他们的心情,所以尽可能详细的将病情、术后护理等情况都交代给家属。他们看到医护人员仿佛就像‘救命稻草’似的,所以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我会多和他们说一些,这样家属心里的安全感便多一分。”

穿防护服做手术,一场手术下来衣服都被汗湿透

因为喜欢奉献,想要帮助他人,赵昶选择了穿上白服。来到医院工作后,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成长,他成为了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急诊手术室护士长,且是科室护士中唯一的男护士。

“我一直觉得医护工作很神圣,直到工作后,参与挽救生命时,我真正明白了我的使命,我要坚定地走下去,为健康而战。”赵昶介绍,急诊患者因病情急,很多人都没有核酸报告。急诊手术室的医护人员便需在三级防护下,进行手术。

“以戴手套为例,我们需要戴两层防护手套,还要戴上无菌手套,三层包裹下,手部触感都会被影响,这就考验我们的工作经验和技术了。”急诊手术争分夺秒,术中传递器械也都是瞬间的,赵昶时刻高度紧张着,准确、迅速地完成每一步操作。

赵昶介绍,急诊手术一般在20分钟至4个小时左右,但手术结束后,护士还需要进行各种感染防控后续工作处置。全部工作完成后,赵昶终于能脱下防护服,这时他里面的手术衣已经被汗湿透。

在哈医大一院的护理队伍中,黄求进、张鸿翔、罗洋、丁庆彬、赵昶等人都是努力奋斗的护理工作者中的一个缩影,他们阳光乐观、踏实肯干,他们不断学习、传承创新,为患者提供全面、专业、温暖的护理服务。国际护士节,致敬哈医大一院每一位护士。

上一篇:术中唤醒 保护语言功能 哈医大一院群力神经外科精准切除多例语言区恶性肿瘤

下一篇:3D打印助哈医大一院群力骨科找出复杂骨盆骨折微创手术最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