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健康 > 正文

医疗健康

四院助年轻女患成功保脾

时间:2017-12-19 14:57:574  作者:金鸥 胡津铭  点击:

“董主任,麻烦您帮我看看吧!”患者进入诊室后对董主任讲道:“我在电视上听到您的讲座,说可以超声引导下治疗脾囊肿,这样是不是不用切除脾脏了?”

日前,在哈医大四院超声科走廊里,出现了一位年轻女患者,她捂住肚子,强忍疼痛,被家属推进诊室,寻求董晓秋主任会诊。董主任将患者扶上诊疗床,说:“别着急,先用彩超看一下囊肿具体什么情况,再商定治疗方案。”彩超检查显示,脾内可见11cm×7.8cm大小的囊状物,包膜完整,囊内透声已经不清晰了。凭借30多年介入经验的董主任,建议她可以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

准备工作完成后,次日中午,董主任为患者实行了超声引导下脾囊肿介入治疗手术。术中,董主任在超声引导下将穿刺针经皮精确刺入脾囊肿内,见浑浊黄色液体从针芯流出,立即留置引流管,连接引流袋,缓慢引出了700ml浑浊黄色液体,随着囊肿缩小患者腹痛症状就已明显减轻。为了治疗彻底,董主任用95%医用酒精反复冲洗囊腔,直至囊内液清晰,最后在囊腔内保留了20ml 95%酒精以做硬化治疗,使囊壁细胞脱水死亡。

术后,董主任和患者家属交代:“初步治疗很成功,这两天要坚持反复引流、冲洗,争取治疗彻底!”患者及家属十分感谢董主任,积极配合治疗。术后连续三天,董主任每天为其复查彩超、冲洗引流管、向腔内注药。终于在第四天,引流袋中不再有液体流出,彩超复查囊腔已消失,引流管拔出,这场脾脏保卫战最终胜利。

脾囊肿到底是什么病呢?

董晓秋主任介绍,脾脏是十分重要的脏器,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是机体免疫功能发挥不可或缺的场所,同时,脾脏也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脾囊肿是脾组织的瘤样囊性病变,是一种良性病变。脾囊肿的病因现在还不完全明了,一般认为是先天或者外伤引起。在临床上,小的脾囊肿多数没有症状,大多在健康体检时发现;对于较大的脾囊肿,压迫周围组织器官时,可能出现腹痛,发热。

发现脾囊肿以后要怎么治疗呢?

董主任解释:对于脾囊肿的治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不选择脾切除,如果切除脾,将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的低下,并终身承受对严重感染易感性增加的后果,比如急性爆发性感染、败血症、脑膜炎等,并发症比较严重。较小的(直径小于5cm)无症状的脾囊肿,不需要治疗,超声定期观察囊肿大小的变化即可;较大的脾囊肿(直径大于5cm)且出现症状以后,推荐使用介入治疗。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液并注入硬化剂; 对于过大的脾囊肿单纯一次抽液及硬化的效果可能不太理想,这时有必要进行置管引流, 可以避免反复穿刺、减少出血风险、通过引流管进行多次硬化治疗,治疗效果更好。

超声介入治疗脾囊肿的优势是什么呢?

超声介入治疗脾囊肿最主要的优势在于保留脾脏,避免脾切除的严重并发症;介入治疗应用局部麻醉,痛苦小,恢复快,术后不良反应很少,1-2天即可出院;相对外科手术费用低。对于有感染的囊肿,穿刺抽液后做细菌培养,在明确细菌种类后可病灶内局部应用敏感抗生素,疗效明确,抗菌效果更明显强于其他给药途径。

还有什么样的疾病适合超声引导下介入呢?

超声介入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针直接到达病灶区域,达到一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疗效确切,损伤小,其应用十分广泛:

1.适用于各种囊肿的硬化治疗:如肝囊肿,肾囊肿,脾囊肿,淋巴囊肿,盆腔囊肿,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等

2.结节囊内出血,局部脓肿等疾病:结甲囊性变囊内出血,输卵管、盆腔包裹性积液或积脓、肝脓肿,浅表组织积液或积脓等。

3.射频消融,化学消融:如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腺瘤,子宫肌瘤、肝癌、肝血管瘤等。

4.组织学及细胞学穿刺活检:甲状腺、乳腺、肝、肾、淋巴结等局灶性病灶的活检。

5.置管、引流: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及巨大囊肿、脓肿的置管引流,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置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