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主办,妇儿帮扶基金、哈尔滨医科大学儿童发育行为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承办的国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儿童自闭症及其相关障碍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培训班”于12月14日至16日在哈举行。
据哈尔滨医科大学儿童发育行为研究中心主任武丽杰教授介绍,作为全国自闭症儿童家庭关怀行动之“十百千万计划”之一,培训班邀请到广州中山大学附属三院邹小兵教授、香港协康会曾兰斯总干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李廷玉教授、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中心柯晓燕教授、上海复旦儿科医院发育行为儿科徐秀教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郭延庆教授等国内知名儿童自闭症诊断治疗专家授课,培训内容包括自闭症基本知识,自闭症早期筛查及干预,自闭症诊断治疗指南解读,自闭症评估和治疗等。学习班特别强调诊断及其干预的实践技术培训,期望通过学习使学员获利于儿童自闭症的评估、诊断、治疗基本能力。
据武丽杰教授介绍,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婴幼儿期发育障碍,有着明确神经生物学异常基础,以社会交往障碍为核心表现的发育行为疾病。目前,全球约有患者6700万人,是世界上人数增长最快的严重性疾病,儿童患自闭症人数超过儿童癌症、糖尿病、艾滋病三者的总和。人们常称自闭症儿童为“星星的孩子”,在低年龄时,“星儿”的异常表现不易发现,随着年龄增长,“星儿”与普通儿童的区别和差距逐渐明显,成年后则表现为显著的异常。联合国2007年底做出决议,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提高自闭症意识日”(world autism awareness day),目的在于希望各国政府和社会认识到自闭症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早期诊断干预的重要性。
另据了解,由全国妇联指导,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主办的全国自闭症儿童家庭关怀行动之“十百千万”计划又称蓝色关爱行动,于去年在广州启动。蓝色关爱行动希望通过3-5年时间,在我国十余省份、百余家医院、千余名医务人员进行儿童自闭症诊断与治疗的培训,期望惠及万余名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
另讯 由卫生部主办、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支持、哈尔滨医科大学承办的《全国6-12岁孤独症谱系障碍流行病学调查项目》于12月14日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正式启动,将通过入户调查的形式筛查可疑儿童,并进行转诊和进一步诊断,以尽早发现孤独症儿童。
据哈尔滨医科大学儿童发育行为研究中心主任武丽杰教授介绍,本次调查项目前期将在哈尔滨市试点抽样社区和乡镇选取400至600名6-12岁儿童进行筛查,后期将在全市8区抽取15000名6-12岁儿童为筛查对象,通过入户调查的形式筛查可疑儿童,并进行转诊和进一步诊断,以尽早发现孤独症儿童。
武丽杰教授强调,哈尔滨市的调查只是全国6-12岁孤独症谱系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的8个现场之一,主要目的是获得全国6-12岁ASD患病率数据,并对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孤独症谱系障碍流行病学研究项目。整个项目希望能在2014年年底前完成调查。调查结果将揭示哈尔滨市乃至全国6-12岁儿童的ASD患病率及环境危险因素,为ASD的一级预防提供线索,为政府部门制定孤独症的康复服务政策提供详实的基础数据。
附:自闭症全国家庭关爱行动及全国6-12岁孤独症谱系障碍流行病学调查项目简介
“全国自闭症儿童家庭关怀行动”公益项目由全国妇联指导,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主办,妇儿帮扶基金承办,于2012年4月2日在厦门市正式启动试点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现已正式向全国推广,于2012年9月在广州启动“全国自闭症儿童家庭关怀行动计划”(简称“十百千万”计划、蓝色关爱行动),并成立首个全国性专家组,计划用3-5年时间,对我国“十余省份、百余家医院、千余名医生开展自闭症规范诊断与治疗培训,期望惠及万名自闭症孩子及其家庭,从而培养更多的自闭症诊断、干预专业人才,让更多的自闭症儿童及家庭受益。希望通过该项行动的积极倡导和努力,全面推广自闭症科学规范的诊治、干预和康复、教育理念,大幅提高自闭症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的比率,能让更多低龄自闭症患儿普遍获得早期诊断、干预的机会,实现对自闭症儿童及家庭的人文关怀。
全国6-12岁孤独症谱系障碍流行病学调查项目是由卫生部组织实施的卫生行业公益项目,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全力支持该项目的完成。该项目在全国选取8个流行病学调查现场,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针对6-12岁年龄段的总计12万儿童,进行ASD患病率调查,将首次获取我国ASD患病率资料,并对ASD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大规模ASD流行病学研究项目。哈尔滨市作为该项目的抽样地区之一,将完成15000名6-12岁儿童的ASD流调,希望能在2014年年底前完成调查。调查结果将揭示哈尔滨市6-12岁儿童的ASD患病率及环境危险因素,为ASD的一级预防提供线索,为政府部门制定孤独症的康复服务政策提供详实的基础数据。

会场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