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哈医人物 > 正文

哈医人物

坚守基础医学教育 践行立德树人使命

——记2020年度学校教学成就奖获得者张凤民教授

时间:2020-09-10 12:58:464  作者:  点击:

在三十余年的从教生涯中,张凤民教授始终站在基础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及转化等工作的第一线,与同行专家和团队成员一道,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师资队伍培养与团队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重视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建立了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课程体系,促进教学相长,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医学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的基础医学人才,多次获得国家、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以及国家教学名师、哈尔滨医科大学教学成就奖等荣誉称号。

一、坚持立德树人,专业教育与德育教育共进,培养优秀医学人才

医乃仁术,医者仁心,医术与医德兼备是合格医学人才的基本要求。基础医学教育既要保证医学生学习和掌握坚实的医学基础知识与技能,更需要保证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医德的培养。

在长期基础医学专业建设过程中,张凤民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基础医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第六、第七届)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基础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与国内同行专家一道,积极探索基础医学专业建设的新路径,规范基础医学专业建设内容与标准;联合教育部基础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承担起草了教育部《基础医学专业建设规范》;主持建设哈尔滨医科大学国家理科基础医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多次获得国家人才基金项目的资助,已经成为培养基础医学人才的重要平台,主办的基础医学专业已经成为黑龙江省重点专业。

为保证医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专业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融合,张凤民注重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课程与专业建设,严谨求实,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适应于不同轨道学生专业教育的需要;在全国率先组织开展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与PBL教学的教学改革,建立了创新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新视野育人模式,强化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培养综合素质高和实际能力强的拔尖人才,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承担国家、省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项目、师资培训项目共6项;先后发表教学改革论文30篇,并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主办全国基础医学师资培训会3次,在国际、国内会议上多次进行大会报告,基础医学教育教学与育人模式在部分院校推广应用,得到国内同行的高度评价。目前,积极参加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组织编写基础医学《课程思政案例集》等,积极推进伍连德书院建设、伍连德班建设以及《伍连德全集》编撰等工作,为强化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等工作奠定基础。

二、强化教育实践,深化科学研究,提升立德树人的本领

基础医学教育是保证优秀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开展医学生专业教育和德育教育的重要阶段,不断提升教师个人与教学团队的能力与素质,是培养优秀医学人才的重要前提。

张凤民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努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立德树人本领。先后主编了国家规划教材《医学微生物学》,主编参编其他教材、参考书等10余部,主持建设了《医学微生物学》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家来华留学人员品牌课程;在主讲《医学微生物学》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注重开展多种形式的医德教育,根据专业特点与知识进度,弘扬伍连德博士、汤飞凡教授、黄祯祥教授等老一代医学家、学者和专家的爱国精神与科学贡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投身于科技创新与医疗实践的动力与信心;结合国际、国内防控新发传染病流行的医务工作者与科研人员的突出成就与事迹,培养医学生科学思维、奉献精神以及履行医学工作者义务与责任的信心,努力培养综合能力强、有开拓性思维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转化医学合作以及国内外学术交流等,在病原体与宿主相互作用、重要传染病与自身免疫病的机制与防治研究等方面形成一定优势。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项目以及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10篇,其中SCI索引论文90篇,主编或副主编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等省部级科研奖励9项;获国家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12项;建立了中俄国际学术会议以及中俄感染与免疫研究所,与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合作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基础。依托上述项目,先后培养与指导青年教师、进修教师10名;指导博士后人员、博、硕士研究生近百名,指导肯尼亚博士研究生、新加坡和日本短期培训生共6名,指导基础医学七年制、八年制学生科研实践20名。学生多次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二等奖以及基础医学课外竞赛奖;学生的科研思维、动手能力与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三、通力合作,凝心聚力,营造立德树人的环境与氛围

真正做好基础医学教育,特别是保证基础医学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不仅仅需要有教学名师,更需要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以及优良的教学条件、环境与氛围。

张凤民与党委密切配合,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平台建设与制度建设,从整体上保证基础医学教育以及优秀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以更好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通过与香港李嘉诚医学院合作,集中开展PBL教育培训,一批优秀师资专业水平得到提升;贯彻落实学校党委的领导进班级和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等制度,组织教师深入班级,与年级老师一起,加强德育教育,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各方面问题,如协助解决研究生就业问题,个人出资解决了非洲科尼亚博士留学生的子女就学以及急诊手术等困难;通过强化教研室教学法活动,举办教学竞赛等形式,规范全体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质量,师资队伍整体实力明显提高,先后获得黑龙江省基础医学优秀教学团队、黑龙江省基础医学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同时,依托国家理科基础医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以及黑龙江省基础医学研究所、伍连德书院、伍连德研究所、中俄感染与免疫研究所等科研设施,加大学生实验平台的建设力度,促进基础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才培养的平台建设,保证学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与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连续3次主办全国基础医学师资培训会,宣传和推广基础医学教育与教学改革的经验,扩大教师与全国同行的学术交流,提高教师从事基础医学教育的能力以及立德树人的整体水平;组织全国医学生实验设计与科研技能大赛,提供学生开展学术交流与实际锻炼的平台,引导和支持学生积极参与,展示学生的综合能力与优良素质,并取得优异成绩。

目前,教授上讲台、规范教学、尊师重教、立德树人的氛围已经形成,教学条件与平台完备,师资队伍力量得到显著加强,整体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为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提供了保证。

四、坚守基础医学事业,持之以恒,在践行立德树人使命中成长

相对于临床医学专业来讲,从事基础医学专业往往被认为是充满着辛劳、枯燥与清苦。但自从选择从事基础医学专业以来,张凤民始终坚守基础医学事业,坚定信念不动摇,积极投身于立德树人的教学实践、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的过程,持之以恒,教学相长,在取得了些许成绩的同时,自身的努力得到了组织的充分认可与师生的高度评价,获得了多项学术职务与荣誉。

先后获得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黑龙江省教学名师奖,黑龙江省优秀教师,黑龙江省优秀研究生导师,黑龙江省龙江学者特聘教授,黑龙江省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省卫生系统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以及哈尔滨医科大学教学成就奖、哈尔滨医科大学优秀教师、三育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成长为国家教育部规划教材《医学微生物学》主编、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医学微生物学》负责人和国家来华留学品牌课程《医学微生物学》负责人、省基础医学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和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负责人、省病原生物学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省感染与免疫科技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以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基础医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省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带头人、省病原生物学二级学科带头人等学术职务;并被任命为黑龙江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哈尔滨医科大学伍连德书院院长、基础医学院院长,微生物学教研室主任、二级教授,伍连德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俄感染与免疫研究所副所长,黑龙江省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地方人体自身免疫病诊断与治疗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等;此外,还兼任中国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常委、黑龙江省神经科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学术职务,以及《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等杂志编委。

在三十余年来从事基础医学教育事业,践行立德树人使命的历程中,辛劳与快乐同在,付出与收获并存,无怨无悔的选择、坚定不移的信心和严谨求实的实践,奠定了基础医学事业发展和师生共同成长的必要基础;为国家、为人民践行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更是促进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动力与勇气。始终坚信唯有身体力行,不断努力,基础医学乃至于医学教育发展才会前无止境,培养优秀医学人才目标才会顺利实现,健康中国的宏伟愿景一定会如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