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部(处)

队伍建设

首页 > 队伍建设 > 正文

辅导员说|哈尔滨医科大学辅导员名师工作室(二)

发布者:学生工作部(处)  时间:2025-04-17  浏览: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进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落实学校第二十一次党代会要求,持续加强“思政引领力”,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学校陆续建设了5个砥砺探索、创新引领的辅导员工作室,其中黑龙江省辅导员名师工作室1个,省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培育建设项目1个,校级辅导员工作室3个。学校将会陆续推出各辅导员名师工作室推送。学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研究方向涵盖心理健康、队伍建设、党建引领和职业发展各方面。通过整合力量、凝练特色、深化成效,成为展示辅导员风采的窗口、创新育人理念方法的平台和孵化专家化辅导员的坚实基地。

柳芽辅导员名师工作室:柳脉承德 芽拓医境

一、工作室简介

柳芽辅导员名师工作室,2024年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培育建设项目,成立于2021年5月,以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辅导员素质能力培养为培育方向,确立高年级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路径探索的培育主题。依托融生活、学习、居住、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职业道德教育指导、为辅导员老师提供全方位的赋能技术支持,并取相应成效。创新促发展,工作室培育了一支临床阶段本科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了伍连德精神传播推广网络平台。实践育真知,工作室在立足为学生提供多样化职业道德教育指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医学优势,建立实践基地。赋能促提升,工作室深入探索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路径,研究成果极具代表性,校内推广影响深远。

二、工作室成员

主持人

姜波,女,1980年10月生,汉族,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教授。现任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学生年级主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黑龙江生活广播听见节目特约嘉宾。专业特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事高校心理咨询工作10余年,擅长家庭治疗、发展咨询、生涯咨询等。

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授课任务。承担省部级课题2项,参与编辑国家级高等教育规划教材1部,主编出版论著3部,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荣获2024年黑龙江省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和2024年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培育建设项目。

工作室构成

工作室核心成员共9名,其中,高级职称1名,副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3名,初级职称3名。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方向涵盖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心理学、人文医学等,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执行和创新能力,具备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念养成教育的丰富经验,切实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具备开展多种形式思政教育的能力,拥有丰富的辅导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能够与学生和其他老师密切合作,共同推动工作室的发展和提高服务质量。

三、工作成果

(一)深耕实践沃土,锻造育人品牌

【医德浸润行动】立足医学特色打造“医路童行—残障儿童守护计划”和“慰问博能慢天使”品牌育人活动;组建学生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巴彦、明水等地开展义诊,年均服务超2000人次。

【红色铸魂工程】组织省委党校主题教室、伍连德纪念馆等教育基地参访活动,构建“实践基地+红色研学”育人矩阵,培育医学生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

(二)聚力科研创新,厚植学术根基

【理论成果矩阵】团队累计发表高水平论文20篇,出版论著4部,参与编撰教材1部。研究内容涵盖心理健康教育、生涯规划指导和思政育人研究等方面。团队累计指导参加学科竞赛荣获省级奖项8项、校级奖项16项。

【课题攻关突破】团队申报课题20项,省级课题5项,校级课题15项。研究内容涵盖医学创新人才培养、辅导员政治能力提升等方向,重点开展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数字化德育模式研究。

(三)淬炼专业能力,摘获赛事殊荣

【赛坛砺剑育英】工作室主持人姜波荣获2024年黑龙江省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和2024年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培育建设项目。团队成员刘思远获得第十届黑龙江省高校辅导素质能力大赛第13名、第五届黑龙江省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大赛第6名,创学校历史最佳成绩。

【赋能领航工程】工作室深入探索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路径。积极培育辅导员职业能力,在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方向上着力提升青年教师的职业素养。连续开展“丁香花园成长沙龙”心理培训38期,为年轻辅导员精准赋能,促进队伍建设水平逐步提升。团队成员刘思远荣获2024年全国高校思政工作骨干示范培训班优秀学员。学生团队荣获2024年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大赛铜奖。

(四)健全制度体系,夯实发展根基

【专兼融合机制】建立专兼结合的师资双轨制,制定“职责定位明晰,准入考核齐备”的制度。遴选出辅导员、德才兼备的一线教师、愿意投身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兼职班主任老师以及表现突出的学生党员,组成担任青年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师资库,定期开展培训。

【数字赋能工程】建成医学职业道德数字化博物馆1.0版,依托伍连德纪念馆,将红色基因、伍连德精神、抗疫精神等哈医人三大文化内涵,借助网络手段,全方位推广,发挥伍连德精神在青年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中的核心作用。

四、经验分享

1、驱动“整合育人资源、齐备育人设施”新举措

工作室依托融生活、学习、居住、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整合环境育人资源。突出融教于寓,浓郁优良学风。在学生公寓建立育人工作室、读书角、报告厅、咖啡厅、健身房和多功能活动室等育人硬件设施,氛围温馨,学风浓郁,全天候对学生开放。营造养成优良行为的育人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使学生公寓成为学校育人新阵地,打造优雅怡人的育人空间,实现“课内+课外”协同1+1>2的效果。

2、融创“设置分级架构,凝聚师生合力”新思路

健全完善组织机构,设立组织策划部、推广宣传部和实践育人部,保障工作持续长效发展。组织策划部门负责工作室常规项目和活动的组织策划、沟通协调和团队管理等工作;推广宣传部负责宣传和推广辅导员工作室的各项活动和服务,运营网络平台和公众号推广;实践育人部负责组织和协调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与社会的接触和互动,夯实环境育人实效。

五、结语

乘势而上开新局,砥砺奋进谱新篇。未来,柳芽工作室将继续秉承“敬业、爱生、严谨、创新”的理念,不断探索和实践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辅导员素质能力培养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