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0月 邓小平同志为我国地方病防治工作 题词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中文   |   ENGLISH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
机构职能
 

 
 
 
2023年工作总结
 

(一)防治工作

1.完成2022年度全国基本公共卫生地方性氟砷中毒防治项目。

(1)饮水型氟中毒监测。全国饮水型氟中毒病区73325个监测村中,改水率为99.23%,改水工程正常运转率为99.05%,改水村水氟含量合格率为94.60%。8~12周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10.19%。1044个病区县的控制率为88.79%,防治措施控制率为94.16%。

(2)饮水型砷中毒监测。14个省份饮水型砷中毒病区2547个监测村中,改水率为99.73%,正常运转率为99.84%,改水村水砷含量合格率为100%。砷中毒患者数为4057人,未发现新发砷中毒病例。饮水型砷中毒病区(高砷)村的消除率为98.47%,病区(高砷)县的消除率为99.17%。

(3)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监测。12个病区省份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稳定,合格改良炉灶率为99.16%,合格改良炉灶正确使用率为99.15%。玉米和辣椒的正确干燥率、储存率、加工前淘洗率均接近或达到100%。8~12周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1.98%。171个病区县的控制率为100%,消除率为94.15%。

(4)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监测。2个病区省份的66处高砷煤矿均已关闭或停产。合格改良炉灶率、合格改良炉灶正确使用率以及玉米和辣椒的正确干燥率、正确储存率、加工前淘洗率均接近或达到100%。砷中毒病人检出率为0.16%,无新发砷中毒病例。12个病区县持续保持消除水平。

(5)饮茶型地氟病监测。除西藏外6省区共调查7086户,砖茶饮用率为93.86%。家庭年砖茶消耗量数中位数为5.00kg,16周岁以上成人年砖茶消耗量中位数为1.43kg。6651户砖茶样品含氟量平均值为509.76mg/kg,合格率为31.47%。成人砖茶氟摄入量中位数为1.78mg。8~12周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3.56%。

(6)地方性氟砷中毒患者管理和治疗。截至2022年底,全国有地方性氟骨症患者34.3万人,本年度随访氟骨症患者43.3万人次,氟骨症患者管理率89.96%,规范管理率84.61%;全国有地方性砷中毒患者7609人,本年度随访砷中毒患者8153人次,砷中毒患者管理率96.98%,规范管理率95.53%。

2.参与撰写地方病三年攻坚行动“回头看”工作总结。

按照地病中心统一要求,对各省上报的地方病三年攻坚行动“回头看”工作总结进行汇总分析,撰写了地方病三年攻坚行动“回头看”氟砷中毒部分的工作总结。

3.配合国家疾控局完成相关工作。

(1)按照地病中心统一要求,开展如下工作:

1)完成2023年版全国地方病监测方案氟砷相关病种的修订工作。同时,组织人员对5个病种及患者管理的全民健保信息系统进行了第一轮的内部修订,提出修改需求。

2)参加2023年度全国地方病防治技能大赛,负责氟砷中毒部分的出题和会务等工作。

3)完成2022年全国饮水型地方性氟砷中毒、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砷中毒年报表数据的收集、审核和上报工作。

(2)9月18日至22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了2023年度全国地方性氟砷中毒防治技术培训班,本次培训班由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主办,地病中心承办。来自全国30个省份及新疆兵团疾控局分管领导、疾控中心(地病所)从事氟砷中毒防治和氟砷检测实验室质控的专业技术人员共130余人参加了本次培训班。此外,还有60余人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参加了会议。在培训班上,同时对全国地方病防治机构氟砷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考核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4.技术咨询与指导。

(1)技术咨询与交流。

1)4月14日,裴俊瑞在全国地方病防治工作会暨地方病巩固提升行动部署会上作“地方性氟砷中毒防治现状及对策分析”的报告。

2)撰写地方性氟砷中毒防治形势和问题分析报告上报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

3)孙殿军向国家卫生健康委健康中国行动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提交“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的提案建议。

4)裴俊瑞接受中国健康报记者关于饮水型氟中毒、砷中毒防治成就的采访,并于7月31日-8月2日陪同记者赴山西吕梁汾阳市开展实地采访。

5)8月23-26日,裴俊瑞参加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举办的边销茶相关工作会议,交流探讨饮茶型地氟病防治工作。

6)按照地病中心业务处要求,整理既往中国/UNICEF“减轻砷危害”合作项目工作总结,并提出下一步氟砷中毒防治科研合作需求。

7)9月和12月,孙殿军、裴俊瑞、赵丽军、孙洪娜等两次参加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召开的饮茶型地氟病防治工作研讨会,推进《砖茶含氟量》标准的修订工作,起草了《低氟砖茶防治效果评估方案》(征求意见稿)。

(2)技术指导与培训。

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对各省份开展2023年度基本公共卫生地方病防治工作氟砷中毒项目进行技术指导。同时对各省开展现场技术培训或线上培训。

1)2月14日,纪晓红参加江苏省实验室质量控制培训班,进行了“原子荧光法在砷检测分析中的应用”授课指导。

2)3月22日,裴俊瑞参加安徽省地方病防治技术培训班并授课。

3)4月27日,于光前参加西藏自治区2023年地方病防治理论综合培训班,进行了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含量的理论和实验教学活动。

4)5月6日,赵丽军参加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地方病防治综合培训班,进行了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T 192—2021)的授课指导。

5)5月12日,裴俊瑞赴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参加地方病防治技术培训班并授课。

6)5月12日,赵丽军、王丽华为江西省地方病防治技能竞赛的氟骨症和氟斑牙实践操作考试进行阅卷、点评。

7)7月24-26日,裴俊瑞赴贵阳参加贵州省地方性氟砷中毒防治技术培训班并授课。

8)8月23-24日,赵丽军赴运城市参加山西省地方病防治巩固提升行动培训暨地方性氟骨症治疗管理工作交流研讨会并授课。

9)8月22-25日,孙洪娜赴郑州市参加2023年河南省地方病现症病人管理和治疗培训班并授课。

10)9月26-27日,裴俊瑞赴杭州市参加浙江省地方病防治技术培训班。

11)9月25日-27日,孙洪娜赴赣州市参加江西省地方病防治技术培训班。

12)9月26日,郦芒为来病中心的江苏省和吉林省代表授课地方性氟骨症诊断。

13)10月9日,孙洪娜为来地病中心的浙江省和四川省代表授课地方性氟骨症诊断。

14)10月12日,孙洪娜线上为重庆市和四川省代表授课地方性氟骨症诊断。

15)10月25-30日,王健赴云南省地病所对云南省及西藏自治区的学员进行砖茶氟检测方法的培训指导。

16)11月8日,纪晓红参加浙江省地方病防治实验室检测技术线上培训班并授课。

17)11月28日,纪晓红参加黑龙江省实验室检测技术线上培训班并授课。

18)11月28-29日,赵丽军赴南京市参加江苏省地方病防治技术培训班,进行氟骨症诊断和氟中毒患者治疗管理的授课指导。

19)12月11-12日,裴俊瑞赴长春市参加吉林省地方病防治技术培训班并授课。

(3)各省来所进修情况。

1)5月10日-7月29日,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艳艳来所进修。

2)6月26日-7月8日,云南省地病所一行5人来所学习实验室砷检测方法。

3)10月16日-11月8日,西藏自治区林芝市3人来所开展茶氟样品的检测工作。

4)10月8日-12月8日,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刘佩来所进修。

5.重点病区调研。

(1)2月14-17日,孙殿军带队赴贵州省开展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防治工作调研。

(2)4月22-24日,高彦辉、裴俊瑞赴山西省稷山县开展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调研。

(3)5月6-8日,袁重胜带队赴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开展饮茶型地方病防治工作调研。

(4)7月5-7日,赵丽军和郦芒带领研究生一行13人,赴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开展地方性氟骨症患病情况调查,为190名居民拍摄了肘和膝关节的X线片。

(5)7月12-14日,裴俊瑞、赵丽军和纪晓红赴内蒙古自治区开展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调研和学习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技术。

(6)12月4-7日,裴俊瑞、赵丽军、孙洪娜和赵巧湜赴四川雅安、甘孜进行饮茶型地氟病防治工作调研。

6.委托办事项目。

申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委托办事项目1项—地方性氟砷中毒防控潜在风险分析及其防控对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委托办事项目1项—低氟砖茶防病效果评估技术方案。

7.援藏工作。

(1)应西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邀请,氟病所从山西、云南等地抽调专家及技术骨干,于6月15-21日赴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开展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技术培训援助工作。培训专家组由地病中心氟病所裴俊瑞、赵巧湜,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王安伟,山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雷延庆,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艳艳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科林剑浩主任团队何子豪组成。本次培训创新性地采取专题辅导班与小组带教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地氟病防治技术培训。本次共培训西藏区、地市两级专业技术人员14人,完成6000余张氟骨症X线片的复核诊断工作,审核了两个地市饮茶型地氟病监测数据。

(2)为落实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关于商请对口援助西藏部分地市开展砖茶和生活饮用水氟含量检测工作的函》有关要求,氟病所组织内蒙古、吉林、山东等10个省份的相关单位共同完成了对西藏自治区三地市的样本检测援助工作。

(二)实验室质控工作

1.完成了2023年度实验室氟砷质控考核相关工作。

(1)3-4月,完成了2023年度全国地方病防治机构实验室氟、砷测定质量考核样品制备及发放,共制备高低两个浓度的考核样品约8000份,向全国30个省份及比对单位邮寄质控考核样品约7000份。

(2)7-9月,完成了2023年度全国地方病防治机构实验室氟、砷测定质量考核结果的统计及报告的撰写工作。2023年度参加水氟、尿氟、砖茶氟、水砷、尿砷测定实验室质控考核的实验室分别为1279、496、194、173和113个。参加考核实验室水氟测定考核结果反馈合格率为89%;尿氟测定考核结果反馈合格率为95.0%;砖茶氟测定考核结果反馈合格率为78.8%;水砷测定考核结果反馈合格率为81.0%;尿砷测定考核结果反馈合格率为84.1%。制作了质控考核合格证书约2200份。

(3)完成了2023年度全国地方病防治机构实验室氟、砷测定质量控制工作会议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相关的材料准备与提交,完善国家CME项目网上申报及信息反馈系统和黑龙江省科教管理平台相关信息,并完成了77人继续教育学分的授予工作。

2.启动了2024年实验室氟砷质控考核相关工作。

(1)完成了参加2024年全国地方病防治机构实验室氟、砷测定质量考核的预报工作,共反馈参加水氟考核实验室1354个,参加尿氟考核实验室825个,参加茶氟考核实验室231个,参加水砷考核实验室193个,参加尿砷考核实验室126个。

(2)开展并完成2024年度全国地方病防治机构实验室氟、砷测定质量考核盲样的制备工作,共制备水氟样品4000份,尿氟冻干样品2200份,茶氟样品700份,水砷样品600份,尿砷冻干样品700份,并于12月份邮寄给各省。

3.开展全国地方病防治机构氟砷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考核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工作。发布评选方案和通知,根据各省反馈和推荐情况,评选出先进单位60个,先进管理人员30人,先进检测人员90人,并起草、发布了中疾控地病函〔2023〕5号文件《关于表彰全国地方病防治机构氟砷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考核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制作并发放了奖励证书。

4.按照继续教育学院要求,向学校发展规划处报送国家继续教育学分特色案例相关材料。

(三)科研和学科建设相关工作

1.专著。

(1)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名词编审秘书处的领导下,《地方病学名词》各项编审工作顺利进行。在线上召开了地方病学名词词条终审会、名词释义编写培训会,并在8月31日召开了线下的名词释义一审会。并于8月31日面向社会公开征求地方病学定名稿意见,名词定名预计明年出版。目前,地方病学名词释义编写正在进行二审稿的编写和校对。

(2)孙殿军教授主编的《地方病学·第2版》将于今年12月份出版(中国人卫出版社)。本所老师参与相关工作,高彦辉、裴俊瑞、王丽华、赵丽军、于光前作为章节负责人进行清样校对工作;孙洪娜作为编写秘书负责书稿清样校对的整理和对接等工作。

2.文章发表。

本年度共发表SCI收录论文15篇,累计影响因子52.7,最高影响因子15.1。发表中文核心期刊文章3篇。

3.课题。

(1)科技部十四五重点专项年度工作顺利完成。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方性氟中毒早期识别和精准诊疗关键技术研究”之课题二“氟暴露健康损害效应及氟中毒早期识别研究”启动暨技术培训会于2023年3月21日在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召开,此次启动会和技术培训会的召开为后续的大规模现场调研和生物样本采集奠定了组织保障、技术保障和后勤保障。山西现场调研和生物样本采集自2023年3月21日起至4月24日止,历时35天,涉及稷山县11个病区村和1个非病区村,此次工作将科研活动与服务病区群众相结合,为目标村18岁以上成人免费进行健康体检,体检项目包括心电、肺功、体质、骨密度、X线、甲状腺B超、颈动脉B超、血糖、血压等12项临床检查及血尿生物样本及环境样本的采集及检测,检查人群共计3550人。四川现场调研和生物样本采集自2023年7月10日起至8月12日止,历时33天,涉及阿坝州若尔盖县6个病区乡镇30余个病区村,为目标村40岁以上成人免费进行健康体检,体检项目包括心电、骨密度、X线、甲状腺B超、颈动脉B超、血压等9项临床检查及血尿生物样本及环境样本的采集及检测,检查人群共计3522人。王丽华、刘洋全程参加该项工作。

(2)在研其他项目顺利进行。

本年度在研项目7项,在研课题经费1734万元,具体研究内容包括:高碘和甲状腺炎关系的研究,完成动物模型的构建并筛选出在高碘和PD-L1联合作用下导致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恶性转化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趋化因子;地方性氟中毒早期识别和精准诊疗关键技术研究,目前已完成饮水型和饮茶型病区共计7000余人的临床检查及血尿生物样本及环境样本的采集及检测;H19基因DNA甲基化/LncRNA H19/靶标miRNAs信号通路在氟致关节软骨损伤中的作用及分子机理研究,目前已完成制备氟中毒大鼠模型,采集生物样品,在动物活体水平上进行氟对关节软骨内 H19 基因信号通路验证;氟致免疫功能损伤的机制研究两项,目前已完成全部研究内容,正在撰写结题报告;砷致神经系统损伤的机制研究,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全部实验室工作。

(3)新增科研项目5项,包括1项科技部外国专家计划项目1项、国自然面上项目1项,省自然联合引导项目1项,省属本科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基础研究支持计划”一般项目1项和哈医大青年基金1项,新增课题经费102万元。

4.国际合作。

(1)继续聘请美国田纳西大学顾维宽教授为客座教授和海外博士研究生导师。

(2)联合美国田纳西大学健康科学中心John M. Stuart教授和丁云鹏博士成功申报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开展环境中微量营养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分子与免疫机制研究。

5.学术会议。

第十一次全国地方病学术会议在贵阳召开。本届学术会议主题为“地方病危害研究与防控实践”,聚焦地方病领域热点和难点问题的研究前沿,受到了高度关注,与会代表有280余人。内容涵盖基础医学、流行病学、防治监测、临床治疗与预防、检测方法、健康教育、卫生管理等医学相关专业。孙殿军教授分别报告了全国近10年地方病监测数据分析,总结我国地方病防治取得的进展,探讨当前地方病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今后防治重点任务。高彦辉教授报告了地方性氟中毒早期识别及精准诊疗防治研究,总结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并强调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6.新增学术兼职。

(1)2023年5月,裴俊瑞当选中华预防医学会农村饮水与环境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2)2023年7月,孙殿军当选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裴俊瑞、赵丽军当选委员兼秘书长。

(3)2023年11月,裴俊瑞被聘为全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名词编写委员会地方病学名词编写委员会委员。

(4)2023年11月,第一节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标准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高彦辉任地方病标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5)2023年11月,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青年学组成立。魏玮当选副组长委员。

7.课题专项调研。

为了更好地了解病区现状和高质量完成科技部十四五重点专项课题任务工作,课题组本年度进行了3次专项调研活动。

(1)4月22-24日,高彦辉、裴俊瑞赴山西省稷山县开展十四五重点专项饮水型氟中毒现场工作前期调研。通过本次调研,进一步了解山西省拟选择的饮水型地氟病病区病情现状、样本量、课题相关仪器设备及人员配置以及基层设施等方面情况。

(2)6月11-14日,高彦辉、王丽华赴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开展十四五重点专项饮茶型氟中毒现场工作前期调研。通过本次调研,进一步了解四川省拟选择的饮茶型地氟病病区病情现状、样本量、课题相关仪器设备及人员配置以及基层设施等方面情况。

(3)10月20-23日,高彦辉、王丽华、刘洋赴贵州省纳雍县开展十四五重点专项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现场工作前期调研。通过本次调研,进一步了解贵州省拟选择的燃煤污染型地氟病病区病情现状、样本量、课题相关仪器设备及人员配置以及基层设施等方面情况。

(四)实验室管理工作

1.完成了氟病所各实验室各项安全管理工作,配合学校实验中心进行了教师和学生的实验室安全培训、危化品管理、安全隐患排查及实验室安全用品采购等各项安全保障工作。

2.完成了新购砷形态分析仪的安装调试及培训,并用新仪器探索建立砷甜菜碱等有机砷的检测方法。

3.纪晓红参加实验室特种设备管理人员考核并取得证书。

4.研究所实验室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参加了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网络培训,并全部通过考核,获得证书。

5.完成了2024年度实验室科研项目风险评估及等级评定。

(五)研究生培养工作

2023年度共招收博士研究生10名(留学生1名),硕士研究生11名,进站博士后0名;毕业博士研究生6名,毕业硕士研究生16名,出站博士后5名。目前在读研究生65名,其中博士研究生26名(留学生1名),硕士研究生39名(留学生2名)。

(六)人事变动

6月,于光前书记退休;7月,王健硕士毕业留校工作;8月,李城作为优秀人才被引进至研究所工作。

(七)行政管理工作

1.按照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要求,开展固定资产报废工作。

2.完成了本年度研究所日常人事劳资、考勤考核、政府采购、安全卫生等管理工作。

(八)党支部工作

2023年按照地病中心总体工作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双带头人”制度,发挥党支部政治引领作用,深入推进党建业务融合。

1.有序开展党支部组织生活,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和“两学一做”教育制度。

定期召开支委会(12次)、支部大会(9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线上和线下党课学习(7次);组织开展生动活泼的主题党日活动(11次),带领支部党员按计划落实每月学习和工作安排;广泛深入开展谈心谈话,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完成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员信息维护及党费收缴工作;运用《高校党支部工作纪实手册》,全方位记录党支部全年工作情况,对照记录狠抓党支部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建设。

2.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按照学校《关于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工作方案》的部署,以“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为准则,制定个人学习计划,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高质量完成主题教育各项工作任务。

3.高质量完成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批党支部创新项目《探索激发支部党员深度学习活力新模式》的实施和结题工作,深度激发支部党员学习的生机活力,开辟党日活动新阵地。

4.积极组织申报教育部第四批全国高校党建“双创”样板支部,高质量完成申报书的撰写和网上申报工作,目前已通过教育部审核,等待申报结果。

5.完成支部书记补选工作,由裴俊瑞所长担任党支部书记。

6.按照学校和地病中心党委部署,加强舆情监测,做好维稳工作,坚守意识形态阵地。

7.高质量完成省里主题教育巡视、调研和下沉工作的迎检。

8.按制度做好支部积极分子李城同志培养工作。

9.其他。

组织支部党员积极参与网上答题,收听收看二十大宣讲、龙江高校“开学第一课”系列讲座、党课开讲啦-二十大代表讲二十大、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系列宣讲、“龙江楷模”发布仪式、“医道学途 大家讲堂”报告会、“牢记嘱托 全面振兴”主题教育系列党课等线上学习活动。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保健路157号   邮编:150081   电话:0451-8666476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及ie9以上浏览器进行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