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地方性氟中毒研究所成立于1987年,2002年更名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地氟病防治研究所,是中国唯一一所国家级的从事地氟病、地砷病专业防治研究所,是哈尔滨医科大学流行病学学科群组成部分,流行病学博士点,负责全国地氟病和地砷病的病情监测、技术指导、预防和控制策略研究;协助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协调全国地氟病、地砷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考核评估、技术攻关与协作;承担全国地氟病、地砷病防治人员业务培训和信息交流等。
研究所办公及实验室面积700余平方米,设有地病中心氟砷检测中心,能够满足氟、砷及常见微量元素的检测分析;现设有防治室、基础研究室、理化分析室及行政办公室等部门。
研究所成立至今,承担了国际合作课题3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其中一项为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横向课题1项、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横向课题1项、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1项、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项、黑龙江省优秀青年基金1项、卫生部行业公益项目课题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课题3项、教育部归国留学人员科研启动金1项、国家卫生健康委病因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课题6项、黑龙江省财政厅高水平人才培养支持项目1项,黑龙江省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项目1项、黑龙江省教育厅青年创新人才基金2项、黑龙江省攻关课题2项、黑龙江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1项、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基金课题2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黑龙江省优青人才支持计划1项、黑龙江省教育厅课题6项、黑龙江省卫生厅课题4项、哈尔滨医科大学科技创新团队项目1项、哈尔滨医科大学青年创新基金课题5项、哈尔滨医科大学地病中心2017~2018年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专项资金1项、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专项基金青年后备人才项目1项、哈尔滨医科大学于维汉院士杰出青年培养基金课题1项、中俄医学转化项目1项、卫生部及国家CDC委托项目十余项,累计科研资金2800余万元。 其中原卫生部重大委托课题“长江三峡地区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防治措施研究”获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合作单位,“地方性氟中毒与老年性白内障的相关性研究”获199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二等奖;“中国饮茶型氟中毒流行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分别获得2010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10年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饮水型氟中毒预防控制及发病机制研究”获2017年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我国地球化学性地方病防治及发病机制研究”获黑龙江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一等奖。研究所先后牵头制定了国家或行业标准15项,有力地规范和指导了地氟病、地砷病的防治工作。
研究所学术带头人孙殿军教授带领全所防治科研人员围绕地氟病、地砷病分子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开展科研与防治工作,为国家地氟(砷)病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持。在此,诚挚欢迎国内外同行及有关组织与我们合作,共创我国地氟(砷)病防治工作的伟大事业,为病区人民造福。